多元碰撞,探讨乡村可持续发展

10月15日,2021海南国际文创周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湾天涯海角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本届文创周以“共振·共生”为主题,包含一场主论坛,文旅、文创、乡创、设计4大领域的28场行业细分论坛和100余场共创活动。旨在共议当前文创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共创产业发展新生态,预计有上万名市民、游客参与。
 
在17日上午的“振兴之土——建设美丽乡村 实现共同富裕”主题论坛上,SMART联合三加二联盟、景程文旅、博鳌文创院、乡创联盟,邀请到乡村振兴领域的行业专家、政府领导、一线操盘者和运营者,通过案例解析、理论叙述等分享行业前沿信息,多维度探寻乡村振兴工作的着力点与创新路径,在多元碰撞中探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徐耘老师本次分享的主题是《乡村振兴:人、系统、机制》,以明月村、安仁古镇等实践案例为基础,分析了“人”“系统”和“机制”这三个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
 
他提出,乡村振兴技术不是问题,系统才是关键。同时,他讲解了经过实践总结而出的“113+3”操盘模式。即1个导师,能够给政策、定位把关;1个操盘人,能够跟政府进行沟通,对专业理解,把农民发动起来;还有3名专干;“+3”是政府派三个人跟着一起把乡村的事业做下去。

金燮明老师以《“ 暖村 ”— 有机生长的村落》为主题,分享了其团队对暖村这一项目的“打磨”经历,讲述了他对于乡村振兴的想法与理念。
 
暖村想让原住民和新村民在这里获得田园般的生活,我们引进了新村民和新业态,最后希望打造出的是一个安顿心灵的村落。对更多人群来讲,我们的定位是一站式乡旅度假目的地,乡旅度假提供的是多日游、内容丰富的度假产品和旅居产品,一站式则意味着在这个区域内旅游的六要素都要有所呈现。

周可老师的演讲题目为《从时间媒体到空间媒体》,在演讲中他讲述了《新周刊》创办人封新城先生用媒体人的思维,经过八年实践,把凤羽这样一个以往不为人知的白族古镇变成了一个空间媒体的全新样本的故事,从传媒这一新的的视角解析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封新城指出空间媒体包含了五个要素,即物理空间、生活美学和生活方式的载体、内容生产能力、再传播能力、发起人或创始人与空间合体。封新城从创造一本杂志到深耕一处农村,再到构建乡创中国的新型融媒体平台,这是资深媒体人的成长与转型之路,更是整个中国传媒事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小熊老师通过对墟里·徐岙底这个乡村社区的实践复盘,讲述了墟里在徐岙底村深耕的故事,总结分享了墟里的操盘逻辑及整村运营之道。
 
我们希望徐岙底村所有内容的生产和创造必须服务于当地,相对完整和独立,但又需要跟本地的生活紧密连接。初来之时徐岙底村的自然条件是非常普通的,我们能让政府认为当地的资源可以变成资产,最关键的两点,一个是价值观,通过价值观的建立和生活方式的引导,使得徐岙底和其他传统村落有所区别;另一个是持续的、有诚意的高品质运营。

陈林老师从设计的角度出发,以其事务所团队所接触过的五类乡村振兴项目——文旅资本介入项目、政府资金介入项目、个人投资项目、个人宅基地自建项目、扶贫基金项目为例,分享了其对于激活与改造乡村方式的思考与经验。
 
乡村振兴是多维度的,在古村落的项目改造里,我认为我们对于设计价值观的坚持非常重要,传统文化或者传统建造方式,包括建筑的材料和在地化的工艺都需要不断地传承。

为驻村干部,宋杰老师分享了铁牛村乡村振兴实践的主要举措与发展模式以及未来愿景。
 
铁牛村真正想走的是实现产业融合、城乡共创的乡村发展之路,从最根本的农业开始,系统地考虑生态环境发展。我们坚持促进老村民回家、新村民回流、城市游客回归的“三回”理念,规划打造一批农场式、阶梯式、乐园式、庄园式的项目,推动农业转化为生态有机农业。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创造生态、生产、生活、生命的融合之美,为游客提供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田园体验。

王求安老师以《完全以村民为主体的乡建实践》为议题进行主旨演讲,通过讲述岸上村的改造模式,表示一个真实的村子一定要能让每个村民在自己村子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就是说这个村子的生活方式是最吸引人的。岸上村的模式是完全以政府为主体,政府负责基础设施、政策和贷款,村民进行自主自建,这是难而正确的事情。


王飞老师着眼于两个关键词:自然生长、共生,介绍了高桥里半半村——峨眉金顶下自然生长的共生社区这一项目案例。
 
用什么吸引新村民?一定要有足够的内容,不管是风景资源、匠人资源还是农产品资源,需要把人留在这里深度体验。所以,我们的项目是跳出峨眉看峨眉,峨眉这个IP的吸引力是足够大的,但是我们先把它暂时忘掉,去思考怎么打造一个可以迭代的新峨眉品牌,我们抛弃了所谓的地产思维,去做了流量思维、用户思维。

魏向阳老师以《艺术介入乡村——乡村建设之旅》为题进行分享,讲述了他在晏家坝村设计、建造乡村美术馆和艺术空间的经历,他认为做设计一定要考虑整个业态,这个空间将来怎么使用,如果不能使用它就是空洞的。驻村做乡村建筑,除了和村民、业主沟通,还需要找到在地艺术家了解在地文化,给他们建立一些空间,使空间拥有灵魂。同时,除了设计空间以外,还需要参与非常多的艺术活动,艺术活动的介入使空间变得非常有价值。

博鳌文创院乡创实训基地旨在通过专题授课+实地考察形式,赋能乡创人才操盘手通用技能,成就专业方向与跨领域学习的认知升级,为乡村发展、乡村孵化和人才培养提供一个落脚点。在论坛现场,博鳌文创院乡创实训基地举行了授牌仪式,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乡村研究院专家委员、四川省旅游学会乡创产业分会会长、三加二乡创联盟倡导人徐耘老师和SMART乡创学院运营总监刘巍老师担任授牌人,为浮梁乡创学院、“墟里·徐岙底”乡村社区、三加二乡创联盟、隐居乡里、自然与、绿十字等实训基地代表进行授牌。

把乡村的事情,做成乡村的事业!
成都三加二乡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成都三加二乡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大邑县三加二读书荟
地址:成都市大邑县新场镇九洞桥南街47号
邮编:611337 电话:028-88322232
2012-2014 3+2读书荟     蜀ICP备202201681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902000018号